就在今天早上,淘宝闪购「新人0元购」的活动还在继续。同样打开美团,神枪手通兑券「0元喝饮品、0 元吃早餐」也在大酬宾。
这直接导致门店爆单,一些奶茶店甚至陷入混乱局面,外卖员无法获得准确餐品,在现场「抢到一杯是一杯」。一些用户发现骑手送到家的,并不是自己下单的那款奶茶。他们也没有抱怨,反而当作趣事到处传播,「0元购」带动了一个狂欢假日。
7月5日,美团公布其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2亿,其中餐饮订单已超过1亿单。每天1亿单,这曾是2020年5月,王兴为美团制定的目标,时间正是2025年。
两天后的7月7日,淘宝闪购、饿了么联合宣布日订单数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单,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过2亿。这个成绩,淘宝拿来的似乎有点轻松,必然激发更大的战斗决心和目标。
当然,我们不能忘了京东,外卖新战事就是京东最先发起的。虽然京东没有直接参与周末战局,但是这场即时零售,必然是三国杀的一场长期战役。
来自成都寿司品牌「黑眼熊·中国寿司」线上负责人沈枳廷告诉新莓daybreak ,7月5日、6日,他所服务的品牌全国多门店迎来订单的井喷式增长,「门店发来视频,看到收银台打出一长串的订单,挺兴奋的。」
由于外卖平台提前跟品牌通气,该周末他们都在上班,后端运营人员实时在线,及时应对了从接单、出餐到配送出现的状况,避免了卡餐等混乱局面。
沈枳廷透露,在美团端口,有门店在7月5日突破了700单,对比平时,订单量涨幅在35%~45%。据他观察,部分订单爆发的门店具有一个共性,就是报名参与了美团的神券活动,一些门店因为特殊情况没有参与平台活动,就没有订单增长的效果。
《晚点LatePost》报道,6月30日,阿里确立发起淘宝闪购的百日增长计划,命名为 「淮海战役」,在每个周六冲单。也就是说,7月5日是计划的第一个冲单日,7月、8月的每个周末,淘宝闪购都将会「冲锋」。
淘宝的动作是预先设定好的。所以,补贴发放是有策略的,从非餐补贴做起,到正餐时间段补贴餐饮,单量猛涨得厉害。
几乎是毫无征兆地一瞬间,美团突然可以免费、多次「膨胀」神券,可获得「18元减18元」「25元减20元」等多种面额红包,甚至可以获得特定奶茶的免单权益。订单的快速增长,一度导致美团APP系统崩掉。
根据齐鲁晚报报道,济南世茂广场的沪上阿姨店,叠加线下和美团、饿了么、京东外卖订单,7月5日一天就卖出了近3000杯奶茶,数据令人震惊。
就在7月9日,外卖常客林敏刷到小红书上一个网友的帖子,说美团可以9.9元购买一年神券包,她立马到美团下单了。这个神券包将连发12个月,每个月发10张5元的红包。林敏已经买了多年饿了么、美团的会员,往常一个月的会员包至少也要四五元,「突然间,物价在外卖平台低到超乎想象。」
这场行业格局的搅动始于京东。虽然没有参与周末冲锋,但在7月8日,京东外卖宣布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真金白银扶持更多品类标杆品牌销量破百万。
截至计划启动当天,京东外卖上线个餐饮品牌在京东外卖销量破百万。瑞幸、库迪、蜜雪冰城等成为京东外卖首批销量破亿品牌。霸王茶姬、古茗、塔斯汀、华莱士等超10个品牌销量破千万。
同时,4 月底亮相的淘宝闪购,订单增速之快,迅速占据广大消费者心智。最近淘宝开屏广告都是淘宝闪购。
6月,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打通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资源,即时零售、服务电商的地位被提高,而淘宝闪购成为核心入口。吴泳铭还提到,这是一次「从电商平台迈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
黑眼熊·中国寿司的数据显示,对比6月底,7月初淘宝闪购端的数据有所波动。
从4月中下旬淘宝闪购开始测试,该品牌就跟上步伐,5月订单量开始爆发,6月至今持续呈现增长趋势。根据品牌公开的战报信息,6月他们在淘宝闪购/饿了么端口实收增长53.87%,日均订单增长61.91%。「目前7月的涨幅回落到30%~40%,当然7月才过了没几天,很多政策和动作可能还在逐步体现中,晚点评估数据才会更准确。」
沈枳廷认为,7月淘宝闪购数据回落,最直接的外部原因,就是美团加入了对B端和C端的大额补贴,对用户下单行为起到了明确的引导作用。
美团外卖自2013年上线以来,一直是中国外卖市场的主导者。十几年来,美团成功完成外卖的市场和用户教育,并获得超过50%的市场份额。现在受到淘宝和京东的双重夹击。
根据沈枳廷提供的数据,3月底的时候,他所负责的品牌订单量在美团的占比约70%,饿了么20%,京东外卖约1%~2%。淘宝闪购强势加入竞争后,如今战局已变。至今,品牌在美团的订单量占比下降到了60%~65%左右,饿了么增加到25%,而京东外卖占比也达到20%左右。
知名财经作家、眺远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对新莓daybreak 表示,「美团近期在补贴、商家扶持和用户体验上的调整是防守性策略,短期内能有效稳住市场份额。但面对阿里生态的流量优势,仅靠补贴难以长期抗衡。美团的核心壁垒在于履约能力和本地生活服务的深度整合,若能持续优化配送效率、拓展服务场景,仍具备较强抗冲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