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今年一季度,南宁市工业发展稳中提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呈现出“稳”“进”“好”的特点,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即日起,本报推出“南宁首季工业稳增长观察”系列报道,观经济发展之“势”、察市场变化之“态”、看产业发展之“实”,展现首府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新亮点、新活力。敬请关注。
今年以来,南宁工业向新、向智、向实稳步前行,增长动能持续增强: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增速高于全国7.8个百分点、高于全区5.8个百分点,居全区首位。
国潮铝业生产科调度员谭微来回奔走,查看各条生产线的指标数据和订单生产进度。“订单都排满了,从年初开始车间就一直加班加点地生产。”他介绍,“目前公司采用的冷连轧生产线实现了双机架,在行业内处于先进水平。这意味着,一次上机就能对产品进行两次变形,减少了生产工序,提升了生产效率。”
今年以来,铝基新材料集团捷报频传:年产20万吨新能源电池铝箔技改项目(二期)实现全线贯通投产,用时较同行业同规模新建项目常规建设周期缩短18个月,新能源电池铝箔年产能突破10万吨。
一季度,电池铝箔作为主力产品,产量同比增长95.94%。其中,国潮铝业一季度完成产品入库量超2万吨,其中电池铝箔坯料1万吨,实现工业产值同比增长超200%。
“我们成立了南宁产投铝基新材料研究院,并在引进的中南大学丁荣辉博士团队带领下,成功研发高强度高延伸率1100集流体电池铝箔热轧坯料新产品,现已进入工业化稳定量产阶段,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攻克了材料强度与延展性的协同提升难题,增强了铝基1100电池铝箔的市场竞争力。”铝基新材料集团副总经理陈知航介绍。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产业、新项目、新产品成为南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希望、新未来。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1%,高于全区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个百分点。其中,电池制造业同比增长超2倍,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增长最大动力。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也是首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近日,记者走进南宁市多家重点工业企业,感受到了涌动着的“人工智能+制造”热潮。
在广西金巨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生产制造环节实现数字化升级,通过设备联网可以及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一网掌握”生产线的运行状况。“得益于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需求的增长,以及我们在内部管理方面的努力,公司实现了良好开局,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328.5%,获得多家国内外知名整车厂的认可。”该公司行政经理林培华说。
广西爱阁工房家居有限责任公司定制家居智能生产线的自动分拣区仿佛是一座图书馆,不同规格、材质的板材都有自己的“书架”,智能机器人担任“管理员”,自动抓取、分拣板材,精准而高效。“我们通过AI立体库、包装算法与机械臂的高效协作,从打孔到包装环节实现了无人化,生产周期缩短了30%。”该公司信息化部门负责人江洪磊介绍。
铝基新材料集团旗下的多家企业里,上线的数字化转型系统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解决了企业生产管理中的操作标准化、产品一致性的难点和痛点。“该系统一期重点建设了工业大数据底座、智能生产管控平台、设备管理等系统,目前已实现设备联网、数据采集与业务集成。二期正在重点建设智慧决策系统、过程质量分析系统、高级排程系统,预计今年8月完成后将实现企业间的高效生产与协同管控。”陈知航说。
今年以来,南宁市深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和“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持续推进产业群链升级,让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有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强化问题协调解决和要素保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改造,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培优育强成效逐步显现。据统计,一季度全市新入规工业企业50家,同比增长61.3%,其中新建入规企业10家,数量均居全区首位,比亚迪碳酸锂、红牛饮料等重大项目上规入统。
预制、组装、调试、测试、清洁、包装、入库……近日,在广西国人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多名工人各司其职、高效协作,正快马加鞭地赶制一批发往欧洲的滤波器订单。“现在各条生产线月了。”该公司产品线副总经理郭圆告诉记者。
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该公司自2022年落户南宁以来产销量逐年上升,今年一季度迎来了“开门红”,订单量和生产量达到饱和状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均达到40%以上。“目前,我们和中兴通讯在南宁共同建设‘中兴通讯东盟制造基地’,加强相关产品的联合研发和本地化生产制造,在南宁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带动面向东盟的产品生产制造能力发展,拓展以东盟国家为重点的经贸合作,把企业打造成为全球通信射频行业领军企业。”对于未来,深圳国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广西国人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赵云鸿信心满满。
向“新”而行、向“实”发力,越来越多企业以过硬的实力竞逐新赛道,把握住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乘风破浪。据统计,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倍以上,远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全市工业税收同比增长9%,占全市税收比重为28.5%,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南宁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持续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一季度工业经济延续去年以来回升向好态势,呈现‘稳’‘进’‘好’的特点,实现良好开局,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市工信局副局长吴保民表示,下一步将多措并举稳存量、挖潜力、拓增量,以人工智能为引领,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和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全力实现“双过半”和全年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