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潮玩品牌泡泡玛特(POPMART)正以独特的文化穿透力,将“东方创意”编织进世界潮流版图。从曼谷的街头到巴黎的卢浮宫,从纽约时代广场到剑桥大学城,这家诞生于北京的潮玩企业,用IP与艺术重构了全球年轻消费者的情感联结,而其背后的战略布局更显深意。
2025年4月,泡泡玛特宣布成立大中华区、美洲区、亚太区及欧洲区四大区域总部,标志着其全球化战略迈入系统性深耕阶段。董事长兼CEO王宁在全员信中强调,这一调整旨在“通过分布式管理提升区域自主性,让决策更贴近市场脉搏”。
东南亚市场以619.1%的同比增速成为泡泡玛特海外版图的“爆发点”。2024年,该区域贡献了海外总营收的47.4%,LABUBU等IP通过本土化运营掀起现象级热潮。例如,泰国曼谷尚泰购物中心的首店单日营业额突破200万元人民币,泰籍明星与政府官员的公开背书,更让LABUBU成为“神奇泰国体验官”,融入当地文化肌理。
在欧美市场,泡泡玛特选择以“艺术化叙事”破局。2024年入驻巴黎卢浮宫的旗舰店,将IP形象与馆藏名画结合,推出联名冰箱贴等限量产品;英国剑桥首店则融入学院派设计,将潮玩与在地文化深度绑定。这种“博物馆+潮玩”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品牌溢价,更将产品从玩具升维为文化收藏品。
作为根基市场,大中华区持续为全球输出创新动能。2024年,泡泡玛特新增会员超千万,线家,并试水积木、饰品等新业态,构建IP的多元价值体系。
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泡泡玛特加速推进供应链本地化。2024年,越南工厂投产,承担10%的全球产能。
与此同时,泡泡玛特在全球艺术中心设立设计工作室,吸纳本土人才。例如,与西甲联盟推出联名的MOLLY、澳洲考拉款DIMOO均基于当地消费者反馈开发,实现了“中国设计”与“全球共创”的融合。
泡泡玛特的全球化不仅是商业扩张,更是一场文化实验。与三星堆博物馆联名的LABUBU金面铜人手办、唐宫夜宴系列等产品,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而卢浮宫联名款则用东方美学对话西方艺术,成为跨文化传播的载体。
这种“轻文化、重情感”的策略,让品牌避开了生硬的文化输出,转而以共情力穿透地域界限。从2018年首尔首店到2025年海外超过100家门店,泡泡玛特用七年时间完成了从“中国品牌”到“全球文化符号”的蜕变。2024年,其海外营收达50.7亿元,占比38.9%,而王宁设定的2025年目标——海外业务超50%——已近在咫尺。
这家企业的野心不止于商业成功,更在于证明中国IP能以原创力与包容性赢得世界尊重。当LABUBU的歌声响彻巴塞罗那街头,当剑桥学子在潮玩店中解谜互动,泡泡玛特正书写着一部属于中国潮玩的全球新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