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潮玩经济展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潮玩,即潮流玩具,又称“艺术家玩具”或“设计师玩具”,主要面向14岁以上青少年及成年人,融合绘画、雕像等多元元素,由设计师或艺术家设计制作。其诞生于世纪之交,1998年Michael Lau打造的系列公仔被定义为“潮流玩具”,2016年泡泡玛特MOLLY第一代星座系列盲盒的热销成为中国潮玩市场崛起的标志,如今已涵盖盲盒、手办等多个领域。
与传统玩具相比,潮玩在目标受众、发行数量等多方面差异显著。潮玩主要面向14岁以上人群,常限量发行,价格因特性有高有低,购买渠道多样,消费驱动力包括个性、社交等,品类丰富且多有IP加持,部分具有二次销售价值;传统玩具则以14岁以下儿童为主,大量销售,价格区间广,依赖传统渠道,侧重可玩性和益智性,附加值低。
市场规模方面,全球及中国IP玩具市场均呈增长趋势。2023年全球IP玩具市场规模3458亿元,预计2028年达5407亿元;中国2023年规模403亿元,预计2028年达911亿元,增速超全球。2024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727亿元,增速26%,传统玩具市场774.19亿元,增速4.6%。
市场趋势呈现多方向发展。头部企业加强品类创新与IP迭代,如泡泡玛特拓展新品类、52TOYS丰富产品矩阵;潮玩与XR、AI等新技术融合,像乐高的AR积木套件、奥飞娱乐的AI产品等;IP多元化,形象IP与内容IP共存,新兴IP领域受关注;龙头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泡泡玛特、52TOYS等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社交媒体营销助力出海。
潮玩产业链围绕IP价值构建,涵盖IP版权方、代理商、运营方、代工厂、终端销售商及上游原材料环节。国内潮玩品牌呈“一超多强”格局,泡泡玛特领先,还有TOPTOY等众多品牌,涉及多个品类。
重点领域中,盲盒市场规模200-300亿元,分三大竞争梯队;集换式卡牌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263亿元,卡游占主导;拼搭类玩具全球及中国市场增长快,布鲁可表现突出;谷子经济2024年规模1689亿元,00后、05后是主力;手办市场国产崛起;毛绒玩具受年轻人青睐,市场稳步增长;BJD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中日韩品牌为主。
总体而言,中国潮玩经济在市场规模、品类创新、全球化等方面均有亮眼表现,未来发展潜力巨大。